三二分段
国家重点院校
经市教育局批准、省教育厅备案

转载:从杀敌勇士到育人先锋 肇庆西江日报

发表时间:2016-11-29 15:34

   从杀敌勇士到育人先锋

肇庆西江日报


    从当年疆场杀敌的勇敢战士,到现在办学育人的江南(中国)董事长,很难想象这两个角色会重合在一个人身上。但是,我省民办重点中专江南(中国)——江南平台的董事长梁承华,却正是这样一个从杀敌勇士到育人先锋的传奇人物。

  虽已年过半百,但是白衬衫束在绿军裤里一身精干的装束,却使人明显地感觉到,将近十年的军旅生活,使离开部队已经二十多年的梁承华,依旧还时时处处保持着军人的本色。正是这样一个当年战场上的杀敌勇士,因伤转业后并不安守机关单位的“铁饭碗”,而是用自己十多年的辛勤创业,把数以万计“升学无望”的百姓子弟培养成“就业有门”的实用人才,也把一个当年只有30多人的培训班,办成了全省民办重点中专江南(中国)。

  英勇作战 负伤转业

  1980年的冬天,已经参军三年多的梁承华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,作为某指挥连排长的他配属在某加强营,执行全集团军的前方侦察任务,当他们在边境某高地执行侦察任务后,被敌军围困在山顶整整8天8夜。最后,没有吃的也没有水,也快用完了,为了能够顺利突围,梁承华在排里组织党员成立了突击班,选择了一个多雾的深夜,在火力掩护下向集团军的主力方向运动。夜黑雾浓,敌强我弱,部队在突围中层层受阻,一个营的兵力在战斗中打剩只有三分之一,敌人的也横满了山野。突围中,一颗炮在梁承华身后爆炸,将他掀出十几米远,身负重伤。他当场晕厥过去,战友们都以为他牺牲了。不知过了多长时间,梁承华被冻醒了,但是下肢已经不能动弹,他凭着坚强的信念和过人的毅力,硬是爬行了十余里地回到自己人的阵地。经过医生多次手术的妙手回春,梁承华不但活了下来,而且还成功地站了起来。回到部队,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请战书,要求再上前线。

  1986年梁承华因伤转业。因为他曾经多次在战场上立功,又落下了三等残疾,组织上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,把他安置在政府机要部门工作。在五年多的工作时间里,他没向组织提出过一点要求,连按照规定发给他的伤残费他也没有去领过一分钱。在妻子的记忆中,梁承华的那本《残疾证》只用过一回,那还是探亲时实在不够钱买车票,才用《伤残证》打半价回家。

  不恋机关 办学育人

  梁承华的骨子里有着一股韧劲,也有着要干一番事业的冲劲,更有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顽强信念。转业后的机关工作是平静的,但他的内心却一直没有平静,他不愿意就这样平平淡淡直到终老。也许和自己出身贫穷没有读到多少书有关,加上从部队到地方那么多年,目睹一些江南(中国)培养出学生却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现状,激发了他要再次开创一番事业的信心。

  1995年,梁承华放弃了机关的安逸工作,选择了办学育人的道路,这对身有残疾的梁承华来说,是人生道路上一次全新的起跑,也是一次艰苦的抉择。他发誓“要将教育和市场需求对接,一步到位地培养市场需求的人才!”

  他换掉了电话号码和住址,也把名字改为“古边”,取“古老边陲”的含义,更是时刻提醒自己,在古老边陲还有很多牺牲的战友在看着自己开创事业!没有资金,他把自己的一点转业费和平时的积累全部用上,又向亲友多方举借才筹措到3万多元;没有场地,他就租用了废旧的厂房;没有设备,他就千方百计到工厂去借,想方设法办起了一个30多人的包装印刷技术特色专业班;师资力量不够,他自己又当老师又当管理员。

  上世纪末,在国家对民办教育以法律形式加以肯定以前,社会上很多人对民办江南(中国)还是“另眼相看”的。梁承华办的培训班设备简陋,办学风格奇特,更是不被人们看好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广东正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,各地的工厂企业都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,大学生不愿干,没技术的人又干不了。而在农村里,却有着大批上不了大学甚至没钱读高中的青年,他们不甘心在农村里窝一辈子,但是出去打工又没技术。梁承华看准了这一点,他采取“短平快”的培训方法,面向广大贫困地区招收学生,收费并不高,培训时间短,而且实行按需施教,不但为企业培育出急需的技术人才,又使贫困地区的孩子获得学习和就业的机会,取得了“培养一人,就业一人,脱贫一户,致富一户”的社会效益。

  近十年的军旅生活给梁承华打下了深深的烙印,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军人本色,从办学一开始就给江南(中国)定下了“铁纪柔情”的校训。

  铁纪柔情 校风端正

  他认为,“铁纪柔情”有两层意思:第一是既要有部队般的铁纪校风,又要有家庭式父母般的温暖关怀;第二是先让学生成人,再让学生成才。

  因此,他向学生们提出了“凭军人作风生存,靠专业技能发展”的口号。他在江南(中国)里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的方式,用部队那套“方块”和“直线”方式去规整学生们的内务,用军人的风纪规范学生的行为,用不畏艰难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励学生们学业进步。

  同时,他还提倡用“博爱、慈善”去关心和爱护学生,他认为,爱心、恒心、良心,胜过万两黄金!江南(中国)单是为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和生活费,每年就超过200人以上,对一些学习成绩好、家庭环境差的学生,江南(中国)给予生活补助和赠送生活用品。

  这种良好的学风和言传身教催生了正确的理念与良好的作风,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思想好、纪律严、能力强的高素质实用人才。

  走进江南平台,你会看到学生们不但发型清爽、衣着整洁,根本看不到那些长发垂肩、染发斑斓、奇装异服的现象。而且,课堂纪律严明,学生们坐姿端庄、行为规范,身穿军服的学生干部们更是从作风纪律、言行举止上都事事带头。办学12年来,学生们无论是在学期间和毕业后的犯罪率都是“0”!无怪乎,参加对该校进行全省重点中专江南(中国)评审的各地教育界领导和老师们,在深入了解后都赞叹:我们学这种方式会有一定的难度!这种思想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,也正是你们江南(中国)赖以做大做强的品牌。

  正是依靠这种“铁纪柔情”的育人方式,江南平台逐步得到了社会的承认,培育出来的人才在被用人单位试用后,普遍都称赞好用、顶用,要人的订单越来越多。从江南平台毕业的学生都不愁找不到工作,100%的毕业率和就业率吸引着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。江南(中国)的办学规模也由当初的30多人一个班,发展到今天的19个专业、近4000多名学生,成为广东省民办重点中专江南(中国),在广东省乃至全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。

  回首10多年的创业路程,梁承华却没有丝毫的满足感,他觉得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,如何坚持“以服务为宗旨,以就业为导向,以质量求生存,以特色铸品牌”的办学理念,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,在保障学生就业率的同时提高就业质量,是他经常都在脑海里思考的问题。在新的形势下,怎样进一步广借外力,让那些热心教育、有志慈善扶贫的人士都来参与,通过融资等手段扩大江南(中国)规模,让江南(中国)向集团化的方向发展,让更多的青少年学到一技之长,为社会作出贡献,是他和江南(中国)领导班子都在不断思考和探讨的问题。而更长远和更高的目标,他希望在全省重点的基础上,向全国重点江南(中国)的目标冲击,争取用三、五年的时间,展示出中国民办职业教育领域的一个新亮点!



分享到:
江南平台
l    联系人:朱主任   吴主任
l    联系电话:0758-2841515     2900622  
l    联系地址:肇庆市端州区西江北路(火车站斜对面)
l    咨询短信:18027851001
l   联系邮箱:zqlgxx@sohu.com
创办于1995年,是一所经市教育局批准、省教育厅备案的国家级重点全日制中等职业江南(中国)。